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午夜高清无码视频,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麻豆av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Momenta獲德國TüV萊茵ISO 26262 ASIL D功能安全產品認證    ·交通部通報對驗車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情況    ·堅持發力新能源 一汽解放加速體系化轉型    ·中國重汽HOWO悍將25款輕卡:科技加持 品質躍升    ·促進物流降碳擴綠增智 江淮商用車亮相2024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    ·全國公路氣象預報(12月17日20時至18日20時)    ·加速向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目標邁進 解放掌門人吳碧磊為2025把航定向    ·帥鈴S9越級而來,創富實力強勁,各方面都拔尖    ·創新驅動 持續變革 解放向百年民族汽車品牌奮進    ·綜合節能3-5% !歐曼銀河5將高效節能進行到底    ·合力打造全球供應鏈 中遠海控、上港集團“增資”上汽安吉物流    ·中國重汽2025年合作伙伴大會:環形立交橋式設計背后的寓意    ·國家統計局: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持續顯現    ·全國公路氣象預報(12月16日20時至17日20時)    ·多點發力齊開花 中國重汽11月銷量再奪魁    ·攜手共贏 一汽解放2025采購工作會議成功召開    ·動力電池行業“淘汰賽”加劇 頭部企業積極“出海”謀增量    ·江淮1卡“城配雙龍”全國多城陸續上市!    ·加深合作 實現共贏 康明斯中國召開2025供應商大會    ·中國重汽新能源新品榮耀啟程 領航物流運輸行業向“綠”而行   
當前位置   首頁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聚焦醇氫電動技術 2024醇氫電動汽車發展論壇召開

2024年09月25日 08:58    來源: 中國經濟網    

  9月24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商用車電動智能創新發展中心承辦的2024醇氫電動汽車發展論壇召開。本次論壇以“推廣醇氫電動汽車 加快新能源商用車發展”為主題,以兩場開放論壇的形式,邀請政府有關部門和汽車、能源、化工、交通、物流、礦產等領域的行業機構和領先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圍繞醇氫電動汽車技術和醇氫電動汽車應用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為醇氫電動汽車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方向,也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進步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純電和氫燃料電池是目前主要的汽車新能源技術路線,但是由于當下技術能力以及補能等配套設施的制約,純電和氫能在交通領域,尤其是商用車領域的發展存在一定局限性。

  9月24日上午的醇氫電動汽車技術論壇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主持。他指出,過去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成效顯著,今年1-8月滲透率達41.5%,乘用車銷量占比45.6%,但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僅為15.1%。商用車電動化面臨三大難點:一是使用場景復雜,對功能、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高,現有電動化方案難以滿足;二是經濟性要求高,電池、氫氣價格及相關成本制約市場化;三是補能設施不完善,特別是對重型商用車支持不足。為加快商用車和物流領域的綠色轉型,需探索更為多元化的電動技術路線。

  對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進一步強調,我們需要達成一個行業共識,即新能源汽車應以電動化為主體,并推動多元化發展,包含增程混合動力、甲醇、乙醇、二甲醚等多種路線。這既符合行業需求和中國現實,也有助于保障國家的能源和產業安全。

  “推動商用車新能源化勢在必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指出,商用車保有量12%,但是排放超過55%。商用車的新能源化對能源結構轉型起了很大作用,商用車產業應該積極把握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低碳化的趨勢,提升全球化的競爭力。現階段來看商用車新能源化發展落后于乘用車,但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在穩步增長,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甲醇作為走向碳中和、可再生的清潔新能源,當前在歐美各國正在作為節能減排的新興能源電制燃料,得到大力推廣應用。

  全球甲醇行業協會中國區首席代表趙凱在會上表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甲醇產能將達到2700萬噸,其中中國將占據重要地位,可能達到全球的二分之一。此外,甲醇作為氫載體的潛力也不容忽視。甲醇不僅可以通過氫氣轉化為氫能,其理論儲氫量比液氫高40%,使其在常溫常壓下成為理想的氫載體,適用于燃料電池及分布式氫氣生產。美國能源部的研究表明,甲醇在長途運輸中的經濟性和可行性也使其成為理想選擇。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清華-殼牌清潔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帥石金指出:“中國的能源綠色轉型已成必然,主動應對能源安全挑戰至關重要。未來的低碳化、零碳化及電動化趨勢不可逆轉,綠色甲醇作為一種液態燃料非常吸引人。我對它的前景充滿信心,行業應積極擁抱這一新燃料,未來可能會形成純電與插電各占50%的格局,展現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首席科學家、醇氫生態公司總經理劉漢如表示,醇氫電動是在電動化的基礎上,把甲醇作為液態的氫直接替代傳統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用于發電供電,實現了純電動車輛充電補能方式更便捷、更經濟實用的升級發展。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強調,醇氫電動技術路線能夠有效地彌補其他新能源技術路線的不足,成為商用車新能源化重要的路徑之一。醇氫電動汽車在部分場景下也具備一定的經濟性優勢,有望成為高寒、高原地區新能源技術的最優解。

  相比純電動,醇氫電動汽車擁有巨大的續駛里程優勢,可以應用到更廣泛的使用場景,尤其是商用車領域,包括干線物流、短途運輸、城市配送、工程用車、城市公交等場景,技術成熟度及投放規模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在9月24日下午舉辦的醇氫電動汽車應用論壇上,工信部甲醇汽車推廣應用專家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魏安力主持了會議。會上,天津市濱海新區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副經理郭鋼表示,進入新能源公交車后補貼時代,醇氫電動車是公交車乃至商用車電動化的升級與發展,基于經濟環保性及可持續性優勢,有效彌補了純電動和氫燃料應用短板,豐富了汽車電動化技術路線,有助于解決中國能源安全和交通領域減排問題,推動醇氫電動生態商業化持續落地,必將成為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城市物流、配送等公路運輸領域全面新能源化的助推器。

  此外,醇氫電動技術在道路端和挖掘機、裝載機、礦卡、發電機組等非道路場景也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徐州徐工礦業機械有限公司礦業機械研究院輕卡研發所所長黃漢生指出,甲醇車具備環保清潔、經濟省油的特點,運能和運營效率提升20%以上,節油性能也提高20%。其適應性強,能在低溫、高溫和高海拔工況下穩定運行,利用再生能量進行循環。同時,盡管甲醇的燃燒熱值低于柴油,但因其單價低,綜合成本可節省20%-30%,加注過程便利,適合礦區等特殊環境應用。

  對于醇氫燃料汽車產業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陳波強調,應加強研究工作,重點關注以下三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液氫儲存工藝及設施;二是開展醇氫燃料汽車加注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研究加油、加氣、加氫站內制取甲醇。同時,積極推進工程建設標準體制改革,強化技術法規的約束作用,和技術標準的引領作用。最后積極推動科研創新,借助創新平臺開展研究,積極推動新技術、新產品在各個應用場景的應用,包括醇在汽車產業的應用。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劉洪榮表示,綠色甲醇產業發展仍面臨多項挑戰,特別是在關鍵技術、原料合成處理、碳氫比調整和催化劑效率方面亟需突破。同時,生物質的分散性和二氧化碳捕集成本高也是限制因素。標準建設在產業發展中至關重要,目前已有多項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但缺乏專門針對綠色甲醇的標準。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清華-殼牌清潔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帥石金認為,中國的能源綠色轉型是不可逆的,未來低碳、零碳和電動化將成為趨勢,而綠色甲醇作為常溫常壓的液態燃料,前景廣闊。不過甲醇的來源和碳足跡核算是關鍵,成本問題也需要關注。

  甲醇汽車綜合成本較柴油車、純電動汽車具備優勢,但綠色甲醇當前還不具備技術經濟性。為推動甲醇汽車的發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斌建議:一是明確國家綠色甲醇的定義,從原料來源、生產工藝、碳排放量來進行劃分,推動綠色甲醇的發展,建立中國的低碳、綠色甲醇的標準;二是能耗是甲醇汽車減碳的關鍵因素,為此要進一步降低醇耗,提升效率;三是繼續完善加注站的新建改建標準;四是將電與低碳燃料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

  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科,建議中國在制定綠色甲醇標準時,應考慮自身資源稟賦,不應盲目跟隨歐洲等地的標準,因為這可能導致成本上升。要打造符合中國特色的綠色甲醇標準體系。

  “醇氫電動汽車發展仍面臨著產業定位和支持政策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標準體系不健全、產業生態有待優化等問題,有待政府、行業、企業合力突破制約醇氫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提出五點建議:

  1、明確醇氫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定位,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持,把它列入新能源的序列中。

  2、明確甲醇加注站主管部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甲醇汽車醇氫電動汽車的發展。

  3、完善和優化相關標準體系,使它更加規范,良性、有序、健康發展。

  4、加大綠色甲醇產業的支持力度,未來使用綠色甲醇的電動汽車前景就會更加美好。

  5、在條件成熟的地區開展試點示范工作,通過試點帶動整體產業的發展,推動醇氫電動汽車的長遠發展。

  本次論壇不僅為醇氫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還進一步探討如何在實際商業運營中推動醇氫電動汽車的廣泛應用。隨著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醇氫電動汽車將為交通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


(責任編輯:馬瀚明)

  – 行業資訊

  – 交通新聞